第4章
寿宴前三天晚膳后,冯国公将冯令安叫去书房。
“霖儿,虽说是为我贺寿,但为父清楚,那些皇子贵胄皆因你而来,且是在陛下的默许下前来,否则,皇子们也不敢与朝臣过从甚密。”
冯晔拿起书案上的几张拜帖递给冯令安。
她接过几张帖子,一一翻看。“父亲可有中意的人选?”
“我要选自己喜欢的。”这是上一世她对父亲说的话。殊不知这句话是世间最好笑的笑话。
“与父而言,你的婚事原就两条原则,一是门当户对,二是你心悦之人。不过现下因你有天师预言之困,寻常官宦人家已无有可能。”冯晔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嫡女身负盛名,众皇子皆以迎娶洵阳郡主为旨,此乃福祸相依之事,万不可怠慢。
“几位皇子,秉性各异,依为父看来,睿王本性纯良,宅心仁厚,且为皇后嫡出,是择婿的上佳人选,不过也是因为他性格平易逊顺,缺乏权谋上的杀伐决断,而现今陛下仍存统一诸国之愿,故在陛下眼中睿王并不适合继承大统;肃王姿貌雄毅,擅长武事,常年领兵驻外,行事雷利果决,不似体贴包容之人,为父怕与你性情相克,难成美眷;勤王恭默守静,理性克制,在朝中并不多言,私下更偏爱诗文书画、游历乡野风花之事,亦可为夫君,但同样与帝王之途并不适宜。成王虽同为嫡子,尚未及弱冠之年,你可暂不做考虑。”
上一世,冯令安一凭私心情爱,二缘父亲冷漠避祸,并不曾听父亲对各皇子所做评断。
“父亲,不知贺王如何?”
听到“贺王”二字,冯晔脸色一沉,放下手中茶盏,双手背后,踱步到冯令安面前。
“依尊卑,贺王位列最末。其母淑妃出身外族,并无显赫外戚,势力最弱。为父虽并不十分在意嫡庶之别,只是在父亲眼中贺王性情狡黠,为人过于圆融,貌似有容人之量,实则心中并无过多仁慈。几位皇子中他或许与帝王之路相合,但实非可以托付的良人。”
听闻此言,冯令安眼泪打转,原来父亲早已将他看透,不过是自己被贺王的虚情假意所惑。
“为父的寿宴睿王、成王、勤王、贺王均会到场,你可借机观察一番。肃王领兵在外,你暂无机会相见。”
说完,冯晔返身从书桌上的梨花木盒中拿出一支纯金镶宝石的鹊倚梅花簪。
“这枚簪子是你母亲的嫁妆,也是你母亲心爱之物,今日我便将它传给你,希望它能帮你寻得佳婿。”冯晔语气稳重笃定,既有期待也有担忧。
冯令安接过金簪,眼中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如断线的珠串。当年她成为大邑国皇后,曾将此物赠予冯令思,盼她有良人可托,殊不知她的恨意皆缘起她嫁与贺王。
看到冯令安落泪,冯晔叹了口气,“霖儿不必伤怀,若你生活富足无忧,你母亲也会心有慰藉的。”
“父亲,我会保冯家平安的。”她的手用力攥住金簪,眼睛通红的看着冯国公。
冯国公轻轻拍了拍她攥着簪子的手,意为让她放松心神。
他知道冯令安若能母仪天下,冯家前途自是不愁。
但是如今的情势是朝野上下有百双眼睛盯着冯家,冯家嫡女的婚事被认为是陛下立储的重要参考。
现下已有四位已成年的皇子,而储君之位却迟迟未定。
他有意推迟冯令安的及笄之礼表面上是想两女合办图个好事成双,实际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几位皇子的品行和能力。
可惜他未曾料到,上一世,即使冯令安一朝封后,冯家亦没有逃脱家破人亡的命运。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老爷,给您准备了银耳百合甜汤。”
二姨娘。真真的无孔不入,冯令安从前自认为厚待他人,自信与府内众人交好,姨娘也是会做戏之人,她对这种小动作都浑然不觉。原来有人欲壑难填,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进来。”
姨娘推开房门,端着一个碗盅,扭着腰肢进了书房。
“霖儿也在啊,东厨房还有多余的,我着人给你也送来一碗吧。”
“那就麻烦二姨娘了。”若是从前,冯令安肯定会说不必了,便会离开书房。
现在,她自是不会被如此容易得打发了。
只觉得姨娘短暂地愣了一下。旋而满脸堆笑地说道:“我这就去盛一碗。”
【这小女崽不会是故意的吧。】
冯令安没有理会她的心声。待姨娘把门带上后,她扬起眉,深邃的眼里满是坚定,对父亲说:”我会把父亲的意见作为第一考虑的,也请父亲在朝中为我留意诸位皇子的动向。“
冯国公点头,又指了指桌上的甜汤,说:“你先吃这碗。”
听到父亲的话,冯令安的眼中又噙满泪花,为了不让父亲发现,她轻背过身擦去眼中泪水。
她曾经质疑父亲、怨恨父亲、与父亲离散。
这一碗甜汤是父亲不若人知的爱意。
她也终因一事解开一生困惑。
小说《重生后挑个夫君当皇帝》 第4章 试读结束。
书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