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文学网—热门的小说推荐平台!

你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闺蜜齐穿互助,在年代文里当配角》小说章节精彩阅读 温宁萧焕小说全文

2025-03-28 16:04:46   编辑:素流年
  • 闺蜜齐穿互助,在年代文里当配角 闺蜜齐穿互助,在年代文里当配角

    新生代网文写手“木倾歌”带着书名为《闺蜜齐穿互助,在年代文里当配角》的穿越重生小说回归到大众视线。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背景设定和出色的剧情展开,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空间/姐妹互助/美食/温馨日常/极品少/发家致富)温宁和闺蜜穿书了,穿成年代文里早早下

    木倾歌 状态:连载中 类型:穿越
    立即阅读

《闺蜜齐穿互助,在年代文里当配角》小说介绍

《闺蜜齐穿互助,在年代文里当配角》是一部穿越重生小说,由作家木倾歌创作。故事围绕着温宁萧焕展开,揭示了温宁萧焕的冒险与成长。这部小说兼具紧凑的情节和深度的人物塑造,为读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和心灵旅程。林翠萍找了3块钱给她,还帮忙把酒上的蜘蛛网扫掉,又细心地包好递给她。温宁一边接过一边满脸感激。

《闺蜜齐穿互助,在年代文里当配角》 第15章 重生的男炮灰(8478字) 免费试读

林翠萍找了3块钱给她,还帮忙把酒上的蜘蛛网扫掉,又细心地包好递给她。

温宁一边接过一边满脸感激地说:“翠萍姐,以后如果供销社又来了茅台酒,一定先帮我留着。”

林翠萍见她神色诚恳,以为她是个孝顺的女儿,笑着答应了。

随后,温宁背着茅台酒,沈棠背着一大堆肉,两人和林翠萍挥手告别。

出了供销社,两人眼里都藏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沈棠也清楚飞天茅台在后世的价值,那可是稀缺得连富豪都趋之若鹜的收藏品!!

这次见林翠萍,可以说是收获大得超出预期——不仅持续得到羊奶粉订单,还推广了珍珠饰品和高档茶叶,最最让人心潮澎湃的,就是以四块五一瓶的价格捡漏了后世价值百万的飞天茅台。

沈棠低声笑道:“四块五入手,未来翻几千倍,这收益,妥妥的暴利啊!”

温宁也忍不住扬了扬嘴角,“这可是咱穿书后用信息差赚到的第一笔钱,稳稳躺赢的感觉!”

送走沈棠和温宁后,林翠萍便迫不及待地将刚收到的珍珠饰品戴了起来。她挑了一对简约的珍珠耳钉,配上一条带些花样设计的珍珠项链。

原本单调的青色布拉吉裙子搭配上珍珠首饰后,让她整个人气质都提升了几分,显得高档又有格调。

林翠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由哼起了小曲,嘴角的笑容根本藏不住。

正当她沉浸在自我欣赏中时,一个烫了头发、皮肤白皙的年轻姑娘走到柜台前准备买东西。

林翠萍转身,准备询问她需要什么,那姑娘却忽然惊喜地盯着她的脖子喊道:“哎,你戴的这条珍珠项链不错啊!我要买这种!”

林翠萍脖子上戴的是一圈淡水珍珠的素圈,在锁骨正中间的位置,点缀了一圈金灿灿的南洋金珍珠,正中心嵌着一颗饱满的大溪地黑珍珠。整条项链光泽温润,层次分明,低调中透着奢华优雅。

林翠萍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自己脖子上的项链,不禁得意地笑了:“妹子,这项链可不是供销社能买到的哦。”

她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凑近说,“这可是我妹子纯手工做的珍珠项链,珍珠还是海水珍珠,稀罕物呢!”

“那怎么买?多少钱?”那姑娘两眼放光,越看越喜欢。

林翠萍看着她急切的样子,心里有了底。

她左右看了看,为了保险起见,她特意将姑娘拉到仓库里锁上门,才低声说:“姑娘,我先和你说好,这东西不是我们供销社的货品,是我朋友手工做的,你如果喜欢可以找她买。可以付个5块钱定金,不过你必须严格保密!我也只是在中间牵线,你的购买行为和供销社也没有关系。

还有,这项链的具体价格得看用料来定,就像我这一条,用的金珍珠和黑珍珠,这种档次的价格大概在……四十多块钱。”

林翠萍知道价格定的偏高,她心想,俩妹子既然把销售的工作交给她了,那她怎么也要把订单做起来,要让两个妹子挣到钱,不然就对不起她们的信任了!

姑娘皱了皱眉,却不是嫌贵,而是急得不行:“我下周就要结婚了,还没买到一条满意的项链!我看上你这条了,你开个价吧,我直接买走!”

林翠萍愣了一下,有些为难地笑着摆手:“妹子,这项链我妹子让我戴着帮忙宣传的,要是卖给你了,我就没东西宣传了啊!”

那姑娘眉头一皱,立马自报家门:“我爸是咱凤城县公社书记姜正邦,我叫姜芳霏!这条项链我要了!等我婚礼上戴着它,肯定帮你们宣传得更好!”

林翠萍听得愣住了,心里翻江倒海。

这可是公社书记的女儿!她婚礼上出席的客人哪个不是非富即贵?要真能借这条项链打开市场,她和两个知青妹子的生意岂不是一路腾飞?

想到这里,林翠萍心一横,当即拍板:“好!这条项链卖给你!”

姜芳霏高兴极了,接过项链戴在自己脖子上,对着仓库里的镜子左照右照,越看越喜欢。

戴好项链后,她又盯上了林翠萍耳朵上的珍珠耳钉:“你这耳钉也不错,也卖给我吧!”

林翠萍犹豫了一秒,最终还是笑呵呵地将耳钉取了下来递给她。

姜芳霏戴上耳钉又问:“还有别的吗?”

林翠萍又拿出了一对珍珠手链递给她。

手链的珍珠颗颗圆润饱满,间隔的金色饰物和细致的花样设计让整条手链看起来华贵中带着俏皮。

姜芳霏看着手链,摸了又摸,眼里满是喜欢:“这手链真漂亮,比我爸带回来的那些牌子货还好看!关键是很有设计感,戴着不俗气。”

林翠萍笑得见牙不见眼,心里对沈棠的手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妹子的手艺可不一般,咱县城绝对找不到第二个了。”

姜芳霏满心欢喜,“这一套多少钱?”

林翠萍稍作斟酌,小心翼翼地开口:“耳钉35块,项链45块,这对手链80块,一共……160块钱。”

没想到,姜芳霏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直接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钱递给她:“不用找了!下次你们有新货,记得先给我留着!”

说完,她戴着耳钉、项链和手链,笑容满面地转身离开了供销社。

林翠萍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再低头看看手里的两百块钱,嘴角的笑容快要咧到耳朵根了,忍不住感叹:“认识沈知青和温知青,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运气啊!”

她回过神来,把两百块钱小心放进皮包,又拿出另一条沈棠送的珍珠项链戴上。这条项链比姜芳霏买走的那条更加精致,设计得更有层次感。

林翠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满意得不行,忍不住嘀咕:“这条我要自己留着,越戴越喜欢!”

……

温宁和沈棠在供销社采买完,又绕到了国营饭店。

今天时间紧,她们顾不上回去做饭,索性直接买些现成的菜回去和小逸一起吃。

两人精挑细选,买了一道辣椒炒鸡蛋、一份排骨炖豆角、一盘地三鲜、一道血肠拼盘、一道麻婆豆腐,还有一碗酸菜猪肉水饺。饭菜分装在她们从空间拿出的铝饭盒里,整整齐齐,热气腾腾。一共花了4块1毛钱。

打包好饭菜,两人也觉得累了,便在国营饭店附近的街边蹲下,打开从林翠萍那里买的汽水解解渴。

温宁拧开一瓶北冰洋汽水,橙色的液体清澈透亮,一打开就冒出淡淡的气泡,伴着清新的橙子香。

她小口抿了一口,汽感温和,甜度适中,口感清爽,忍不住感叹:“虽然没现代汽水劲儿大,但也很不错了,这个时代能喝到这种饮品已经是享受了。”

沈棠喝的是一瓶三峡牌果子露,瓶身贴着印有葡萄、桃子、菠萝的鲜艳商标。她一打开瓶盖,一股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

喝上一口,凉凉的甜味在舌尖蔓延,颇有解暑的奇效。

等休息得差不多了,她们背起竹篓,往牛车方向走去。为了避免引起怀疑,温宁早已把茅台酒丢进空间,现在竹篓里只剩下打包的饭菜,重量看起来也没那么突兀。

快到牛车旁时,她们远远地看到车旁多了两个穿着军装的男人。

一个约莫三十岁,右腿断了,撑着一根粗木棍,模样周正浓眉大眼,神色间带着一抹掩不住的忧伤疲惫。

另一个则是目光锐利、五官立体的硬汉型男人,小麦色皮肤,轮廓分明,年纪约莫二十出头。他身高至少一米八八,身形挺拔得像一棵松树,一身绿色军装穿在身上,服帖而威严。他站在那冷冰冰的,像块不苟言笑的寒铁。

牛车旁,老根爷爷正抱着那个断腿的军人哭得不能自已,“小衡啊,我可怜的孩子!怎么就伤成这样了呢?!”老根爷爷声音哽咽沙哑,满是心疼与哀痛。

那个冷峻的军人,站在一旁沉默地注视着他们,眼中也泛起点点泪光。

沈棠和温宁见这一幕也不禁心头发酸,也明白现在过去不合适。

两人默默等了一会儿,直到村里的大娘婶子们陆续围了过去,老根爷爷的情绪稍稍平复,这才背着竹篓走到牛车旁。

老根爷爷抹了抹眼泪,拉着大娘婶子跟断腿军人一一介绍。

随后,他又指着沈棠和温宁,“这是咱们村的沈知青温知青,城里来的姑娘,品行很好,对我也很照顾。”

两人连忙摆手谦虚。

老根爷爷又郑重地指着那个断腿的军人,语气中满是心疼和感慨:“这是傅景衡,我亲妹妹的独生子。唉,我妹妹一家人离世的离世,失踪的失踪,就剩下这么一个独苗。现在又伤成这样,退伍回来了……”说到这儿,他声音又哽咽了。

接着他指向那个冷峻的男人,“这位是萧焕,小衡的战友。人家专程送他退伍还乡回来,可真是个好孩子!”

沈棠和温宁连忙点头打招呼,而萧焕只是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冷硬如霜,傅景衡撑着木棍,略微点了点头,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就在老根爷爷提到瘸腿军人名字的那一刻,温宁敏锐地察觉到身旁的沈棠脸色瞬间白了一白,手指下意识攥紧了竹篓的绳子。

“你怎么了?”温宁小声问,拽了拽沈棠的衣袖。

沈棠摇摇头,低声说:“等下告诉你。”

这模样让温宁有些发懵。穿书至今,沈棠从未流露过这种异常情绪。这究竟是怎么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根爷爷让大家上车准备回村了。

婶子大娘们让傅景衡坐在车头稳妥的地方,张老根一边赶牛车一边老泪纵横地感叹着傅景衡的不幸,引得车旁的大娘婶子们也纷纷叹息起来:“当年张老根妹妹一家可都是好人啊!他妹夫在战场上牺牲了,妹妹又莫名其妙失踪了,只剩下景衡这么个独苗。唉,这孩子还这么争气,非要去当兵,没想到……”

“张老根当年可不同意小衡参军,这不正是怕有今天的意外嘛。”另一个婶子接过话头,叹了一声。

张老根闻言,低下头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温宁心生不忍,轻声开口:“老根爷爷,您别难过,傅景衡是英雄!国家不会忘记他的功劳。村里有他这样的英雄,我们也都骄傲啊。”

这一番话让张老根抬起头:“温知青说得对,小衡确实是咱家的骄傲。”

傅景衡闻言转头看了温宁一眼,嗓音低哑地说:“谢谢温知青。”

简单几个字,却带着沉甸甸的重量。

牛车上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大家也不再围绕伤痛感叹,慢慢聊起了别的事。

沈棠沉默了一路,不知道在想什么。

坐在车尾的萧焕目光锐利,视线几次在温宁和沈棠身上打转。

温宁隐隐感觉到他的注视,心头一阵不适,假装低头整理竹篓。

而萧焕,目光却没有离开温宁。

温宁……

这个名字很陌生。

他在心里暗自琢磨,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前世下乡的知青里,并没有这么一个人。沈棠倒是确实出现过,但她的身份却不是城里来的知青,而是被丢到这里等死的。

这些变化……估计是因为他的重生,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吧。

可惜……

萧焕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可惜他的重生来得太晚,没能改变傅景衡因伤退伍的命运。

而且,他很清楚,不久后他的爷爷奶奶也会被下放到这个村子里,前世两位老人受尽磋磨最终活活饿死,重生后他希望可以扭转两位老人的命运……

天擦黑时,牛车到达了大梨树村村东头。

大娘婶子们纷纷下车,老根爷爷带着傅景衡和萧焕回了他家,而沈棠和温宁则各自背起竹篓,朝着新家走去。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温宁才拉了拉沈棠的胳膊,压低声音问:“刚才怎么了?你脸色突然白了。”

沈棠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没人,才轻声回:“那个傅景衡,就是原书里救了沈棠的军人!他应该是明年才出现的,现在居然提前来了,我还没想好怎么帮助他呢。”

“傅景衡?”

温宁脚步一顿,脑海里飞快地回忆原书剧情,终于想起了救下沈棠的小配角确实是叫傅景衡。

“还真是他!”

温宁想了想,“我看傅景衡性格挺沉稳温和的,而且身为军人,骨子里肯定有气节。即便受伤退伍,他也未必能接受别人的帮助,反而可能会因为被照顾而觉得刺痛自尊。

依我看,咱们不用特意帮助他,在他遇到大困难时再出手也不迟。而且书中他帮助沈棠,也没想着要回报,说明他不是那种需要特别照顾的人。”

沈棠点头,“嗯,走一步看一步吧。”

温宁又提起萧焕,语气谨慎:“对了,送傅景衡回来的那个萧焕,你觉得他怎么样?我总觉得他不简单。不光是军人的威严气质,还有他整个人的冷静肃杀感。才二十出头,居然有这么沉稳的心态,真的很少见。”

沈棠回忆起萧焕的模样,也点了点头,“确实,他看起来心事重重,应该经历了很多。”

温宁轻叹,“也不知道萧焕会在村里待多久,有没有别的特殊任务。咱们用空间的时候稍微注意点吧,免得被发现。”

沈棠表示认同,“幸好咱们新房已经盖好,明天就能搬过去了。”

提到搬新家,温宁顿时笑得眉眼弯弯,“嗯,终于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了!”

回到新家,沈棠把买回来的食材归置进厨房,温宁则把打包的饭菜放锅里热一热,随后去找小逸。

东侧小逸的房间亮着灯。

温宁走进房间,就看到小逸和铁蛋躺在炕上呼呼大睡,地上还摆着打鸟的枪、沙包和鸡毛毽子。靠南墙角则堆满了青菜、粗粮,以及三摞桌椅板凳和碗碟筷子。

温宁正发愣,沈棠走进来低声说:“柴房多了好多柴火,快堆满半个柴房了。”

“姐,你们回来了!”炕上的小逸和铁蛋揉着眼睛醒了过来。

他解释,家里多的桌椅板凳碗筷,都是村里的大娘婶子们送来的。她们还说明天要来帮忙置办席面。柴火是铁蛋爷爷送来的,说咱们明天做大席,柴火肯定不够烧。

听到这些话,沈棠和温宁心里一阵暖流涌动。

四人一起吃了热好的饭菜,饭后,她们送铁蛋回家,郑重向村长叔和冬梅婶子道谢。

……

林翠萍下班后,抱上红木箱骑着自行车回家。

在快到小巷时,她下了自行车,推着车走。为的是让更多人看见她脖子上的珍珠项链。一路上,果然不断有人夸她的项链漂亮。

林翠萍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像灌了蜜似的甜。今天来供销社买东西的女顾客,不少人问过项链的出处,其中已有三人交了定金,等着下周拿货。

林家的小四合院位于凤城县一隅,院子不大,但打扫得干净,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看着颇为宽敞。

将自行车停在墙边,林翠萍抱着红木箱子走到嫂子徐丽娜的房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是翠萍回来了吗?进来吧。”徐丽娜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林翠萍推门走了进去,“嫂子。”

屋里,徐丽娜正坐在床边织毛衣,身旁是睡得正香的小福宝,小家伙的小脸红扑扑的,安静得像只小猫。

林翠萍笑着坐到床边,伸手轻轻捏了捏福宝的脸蛋,小家伙咂巴了两下嘴,又转了个头继续睡。

“沈知青的羊奶粉真是好,瞧福宝吃得小脸胖乎乎的。”林翠萍感叹道。

林卫东和林翠萍的儿子,大名叫林平安,小名叫福宝。

徐丽娜抬头看了她一眼,笑着回:“是啊,不光是福宝吃得好,前些天刚拿奶粉的两家人也说孩子长得壮实。”她边说边低头继续织毛衣,手上的针线灵活地翻转着。

林翠萍又忍不住捏了捏福宝的脸蛋,嘴角的笑意更浓。

“怎么总感觉你今天有点不一样?”徐丽娜抬头又看了她几眼,眼中透着困惑。

“嫂子,你眼睛真毒!”

林翠萍立刻起身转了个圈,用手拂过脖子和耳朵,“看看我的项链,是不是特别漂亮?”

“哎哟,这项链真好看!哪儿弄的?光泽度和大小都不像供销社的货啊!”徐丽娜的目光落到她脖子上,顿时惊住了。

林翠萍得意地坐回床边,压低声音说:“嫂子,你果然有眼光!这是南边的高档货,海水珍珠呢。是沈知青自己手工做的,让我帮着宣传推销。

原本沈知青送了我两套,结果我刚戴上就被公社书记家的女儿买走了一套。”

“公社书记的女儿?”徐丽娜闻言瞪大了眼睛,

“天哪,这可是大人物啊!”

如今这个社会,虽然革委会主任是权力一把手,公社书记职位虽低,但掌握粮食、农用物资以及农产品分配,实权非常大,且政治风向不直接影响此类干部。

“可不是嘛!”林翠萍越说越激动,“她要结婚了,一直买不到合适的项链。一眼就看中了我脖子上的那条,还说婚礼上会帮忙宣传呢!”

徐丽娜听得一阵惊叹,“你这可真是遇到贵人了。”

林翠萍又从皮包里拿出一条金白相间的珍珠手链,“嫂子,过两天就是福宝的满月宴了。咱家来的人不少,有我哥的同事,还有爸妈和你娘家亲戚朋友,个个都是有体面工作的。这条手链你戴上,帮我宣传宣传。”

徐丽娜小心翼翼地接过手链,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眼中满是惊艳:“这设计可真漂亮!这珍珠看着质感也好,难怪会被书记女儿看上。”

林翠萍得意地笑了:“我跟你说,今天下午已经有三个女同志定了珍珠首饰,加上供销社的同事和主任,订单已经有八个了!”

徐丽娜听得高兴,又叮嘱道:“你小心点,别把沈知青害了。咱们现在赚了钱是好事,可这种事毕竟见不得光,注意些才好。”

“放心吧!”林翠萍一脸自信,“我只和熟悉的老客户或者有过其他交易的人推销,面生可疑的人我不提。而且这些珍珠看着就不便宜,有钱人只想买到好东西,根本不在乎途径。谁会没事举报呢?”

徐丽娜听她这么说,心里踏实了几分。

林翠萍又笑着说:“沈知青人好,她的好姐妹温知青也不错。温知青给了我一些高档茶叶,今天下午有两个看着身份不凡的人来买茶叶,我泡了一些让他们品尝,结果两人都分别定了两斤。

我还特意带了一些回家,留着福宝办满月宴那天用,看看咱家的亲朋好友有没有喜欢的,能多增加几个订单就更好了。”

说着,林翠萍从包里拿出几包茶叶放在茶几上,顿时一股清新浓郁的茶香飘散开来。

“这味道可真不一样,比供销社的茶叶闻着高级多了,肯定好卖。”徐丽娜闻到这香味忍不住感叹。

林翠萍听得直笑。

徐丽娜目光又落在床尾的红木箱上,疑惑问:“这是什么呀?”

林翠萍猛地一拍脑袋:“哎呀,差点把正事忘了!这是沈知青和温知青给福宝送的满月礼。她们马上要忙秋收了,没空来,所以提前把礼物送过来了。”

徐丽娜一听,皱起眉头:“人家是咱们的大恩人,咱哪好意思再收她们的礼呢!”

林翠萍摆摆手:“嫂子,我看她们两位妹子是真心实意的人,咱们要是拒了,反倒显得生分了。”

她把红木箱子抱起来递给徐丽娜,徐丽娜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接过来。

红木箱一揭开,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

有两个红肚兜,一个红色包被,两条小毛巾,一年四季的衣服各两套,布料全是上好的棉布,柔软亲肤,连款式都十分时髦。除此之外,还有一对银镯和一个长命锁。银镯上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大公鸡,威武霸气,一看就知道是纯手工雕刻的。今年是鸡年,这寓意再好不过。

徐丽娜捧着一件小衣服,手指细细抚摸着布料,眼中满是惊讶和犹豫:“翠萍,这礼物太贵重了,咱们不能收啊。”

林翠萍也被这些东西的精致和价值吓了一跳。她心里盘算了一下,这些东西加起来可值两三百块钱。这两妹子是真的大方,也是真的实诚。

她想了想,劝道:“嫂子,这也是人家的心意。咱们要是退回去,反倒不好看。她们既然送出来,就说明价格是在她们的承受范围内。咱们呀,别跟她们客气了,多用心帮她们推销奶粉、茶叶和珍珠饰品,让她们多挣钱才是正经。”

徐丽娜却摇摇头,态度很坚决:“不行,这手镯和长命锁太贵重了,咱们收了心里不安。等给福宝办完满月宴,我亲自去一趟大梨树村,好好谢谢这两个妹子,再把这些首饰退回去。”

林翠萍闻言没有再多劝,只是笑盈盈地看着她,眼底透着几分狡黠。

她心里很清楚,沈知青和温知青两人性格爽快,绝不会收回送出去的礼物。到时候,她嫂子多半要失望了。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沈棠和温宁就开始忙活了。

两人刚洗漱好,村里的大娘婶子们陆续赶来帮忙。今天不用上工,大家也愿意趁机热闹热闹。

冬梅婶子和巧云婶子麻利地洗菜切菜,木匠夫妻俩忙着擦桌子摆椅子,银花奶奶和三丫奶奶负责烧热水烫洗碗筷。

三丫奶奶是温宁特意邀请来的,她知道三丫家一年到头吃不了几回肉,这次借乔迁宴的机会让她沾点油水。

后厨里,菊香婶子和工人们的媳妇主动包揽了做菜的活。原本沈棠和温宁打算亲自下厨,但婶子们太实诚了,直言她们出了钱买肉买面,她们哪好意思坐等着吃。

就连铁蛋都带着几个小孩跑去山上帮忙捡柴火,大家伙分工明确,忙得热火朝天。

活都被大娘婶子包圆了,姐弟三人就回知青院搬东西了。王海峰、江旭东、郭明辉、孙志远、李春兰、赵慧敏都来帮忙。

大家帮忙搬了两个来回,还送来了贺礼。王海峰送了一斤鸡蛋糕,江旭东和郭明辉送了两筐柴火,孙志远送了一斤大米,李春兰送了两双手套,赵慧敏则给小逸织了一条小围巾。这些礼物都饱含心意。

沈棠和温宁邀请大家留下来吃饭,几人却不好意思来,于是,她们只好送了四盘荤菜给知青院加餐。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三桌宴席准备妥当了。每桌四荤六素一汤,荤菜有炖排骨、炸四喜丸子、红烧豆腐鱼等,素菜有凉拌豆角、清炒萝卜丝等,汤是一锅鲜香的葱花鸡蛋鱼丸汤。主食是糖包子和煮鸡蛋,桌边还放着一包包水果糖,散席后每人可以领一小包回家。

宴席开始,工人-大叔们畅快地喝着白酒,婶子们难得放松,围坐在一起笑谈闲聊。小孩们最开心,一个个狼吞虎咽地吃着肉,小脸上全是油光。三丫怀里抱着她那只虎斑犬,自己舍不得吃,把肉分给奶奶吃,骨头则丢给她的小狗。那狗毛色发亮,干干净净,看得出被三丫照顾得很好。

村长举杯站起,感慨地说:“沈知青和温知青心地好,这么大方地请咱们吃席,咱村的人不能忘了她们的情谊!”

村民们纷纷附和,话里满是感谢和赞赏。

沈棠和温宁笑眯眯地回应:“我们姐弟三人初来乍到,承蒙大家的照顾。”

宴席持续了两个小时,大家都很尽兴。

饭后,工人-大叔们主动清理桌椅板凳,把借来的家具一一归还。婶子们则忙着洗碗扫地,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们备的菜多,像炸丸子、炸蘑菇、炖鱼和排骨都还剩了些。沈棠用袋子分装好,分给了帮忙的大娘婶子们。

婶子们羞赧地推辞,沈棠强制把菜递过去,大家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下。

这年头粮食金贵的很,就算是饭桌上剩下的饭菜她们都舍不得浪费,更何况是干净的备用菜。

林晓霞和陈玉梅看到知青们桌上的肉,两眼放光,拿着碗就要去扒菜。却被李春兰冷着脸喝止:“你们两没对沈知青和温知青说过一句好话,还好意思来吃?!”

江旭东也附和:“没送礼就别上桌,脸皮这么厚呢!”

林晓霞和陈玉梅气得脸红,恨恨地丢下碗筷,出了知青院。

在温宁脚伤恢复的半个月里,林晓霞和陈玉梅被巧云婶子严格监督,每天从天蒙蒙亮就开始干活,薅草、挑水、挖土、喂牲口,忙得脚不沾地。她们硬是咬牙坚持了15天,每人每天挣6工分,一共给温宁挣了180个工分。

还完工分的那天,两人高烧病倒,到现在两人面色还蜡黄蜡黄的,看着病恹恹的。不过大家都知道她们是自作自受,没人同情她们。

山腰上的风吹得草木摇曳,林晓霞和陈玉梅的声音在风中断断续续传来。

“她温宁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盖了房子,请顿席就显摆得不得了!”林晓霞站在半山腰,双手叉腰,语气里透着浓浓的不忿,“搞得好像谁盖不起房似的!请知青们吃肉,就我们俩不请,虚伪至极!”

小说《闺蜜齐穿互助,在年代文里当配角》 第15章 重生的男炮灰(8478字) 试读结束。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