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文学网—热门的小说推荐平台!

你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江岸村的龙凤胎章节目录 《陈渺然赵迢》全文阅读

2025-04-02 11:24:03   编辑:素流年
  • 江岸村的龙凤胎 江岸村的龙凤胎

    现代言情题材小说《江岸村的龙凤胎》是“我有嘉鱼”大大的原创佳作,该书以陈渺然赵迢为主角,主要讲述的内容有:又称《养猪村花你别跑,英俊汽修工霸道爱》村花陈渺然十八岁时,娃娃亲对象赵迢从部队回来,两

    我有嘉鱼 状态:已完结 类型:言情
    立即阅读

《江岸村的龙凤胎》小说介绍

主角是陈渺然赵迢的现代言情小说《江岸村的龙凤胎》,本书是由作者“我有嘉鱼”创作编写,书中精彩内容是:第2章村里人仗义出手相助时,陈渺然跟要好的朋友打好招呼,便悄悄带着三姑出了食堂,走在回家的泥

《江岸村的龙凤胎》 第2章 免费试读

第2章

村里人仗义出手相助时,陈渺然跟要好的朋友打好招呼,便悄悄带着三姑出了食堂,走在回家的泥路上。

经过一处肃穆宽阔的青砖瓦院落时,陈渺然眼里满是羡慕和叹息。

那道高大的朱红正门,看起来十分气派和古老,特别是门口的两头石狮子,满是肃然的正气。石楣两边,雕刻着一副楷字对联:“读书乃底事,报国当首事。”

这所院子是陈家以前的祖宅,承载着陈渺然父亲、奶奶、太奶奶差不多六代人的记忆,以及陈家历代文臣名将的坟墓。

但土地改革后,陈渺然奶奶作为江岸村唯一的女地主,主动从祖宅里搬出来,还提议将祖宅的族学改为全村孩子的学校,为国育英才。

陈渺然将那副对联,在心底默念了七八遍。什么时候,她也能像两弹一星的爱国科学家们一样,为国铸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

差不多走了七八分钟,陈渺然在岔路口看到一道高大的少年身影,惊喜喊道:“哥哥,你今天下工比我早。”

“幺爷呢,怎么没见他,你们早上不是一起出门的吗?”

对面的身影,正是陈渺然的龙凤胎哥哥,陈远然。

江岸村人口众多,按照村民的分布范围和耕种面积,一共有三支生产队,村长把兄妹俩分在了不同的生产队。

陈渺然和三姑在二队,回家距离比较近。

而陈远然和幺爷所在的三队,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都需要三个多小时,以往都是陈渺然在路口等他。

待两人走上前来,陈远然先喊了一声“三姑”,再把陈渺然的背篓放下来,背在自己身上。

他感受着大南瓜沉甸甸的分量,夸道:“三姑,你今日又是第一名,真厉害。”

江岸村生产队特有的规矩,每天率先完成任务,超额完成工分的人,可以带一些地里的东西回家吃。

三姑不好意思的笑着,露出宽阔的笑容,“棒,石头和水苗也......棒!”

石头是陈远然的小名,水苗是陈渺然的小名,三姑说完这句话,便走在了最前面。

陈远然扛着妹妹的锄头,又替妹妹接过了一个竹篮,才回道:“幺爷摘完李子,说自己要回家喂牛,从食堂里打了两碗饭,背着半篓的李子就回家了。”

“幺爷,真是老当益壮。”

陈渺然笑着说出了这句话,她们陈家,除了幺爷和三姑,其他人干活都不太厉害。

不过,她想起食堂里的争吵,抱怨道:“哥,我真是受够了,那群知青天天在背后喊我地主**,今天还说三姑打的饭多。”

“三姑一个人,就挣了她和奶奶两个人的工分,既然工分都记上了,为啥子不能多打点饭?”

陈远然同样深受“地主少爷”这个称呼的困扰。

他所在的三队,城里知青比二队多了十二个人,特别是最近风气很严重,别人指桑骂槐时,他都闷声不说话,不想多惹麻烦。

直到今天,他忍无可忍,骂了一句:“你们有什么资格说我,大家还不是一样?”

三队的知青大多是工厂干部的孩子,一伙人被戳中了痛处,哑口无言。

陈远然听出妹妹的火气,出招道:“妹妹,他们攻击你,你也说他们,谁也好不过谁。”

“好,我后天去试试。”

陈渺然欣然接受提议,并在脑海里思考后日要说的话,她一定要让那群知青晓得,哪怕是地主出身,她们同样对土地和粮食充满了敬意。

三人刚到家,三姑连门都没进,便去隔壁喂鸭子去了,兄妹俩先把米饭放在厨房里,跟父母问了好,把背篓、锄头放在柴房里,又从水井里提水,洗了一个舒服的冷水脸。

陈渺然故意溅水在哥哥身上,正被陈远然追着打,兄妹俩人在院子里追来追去,抬眼看见了一位和气的老妇人,两人瞬间歇了动静,乖乖地喊道:“奶奶,我们不闹了。”

老妇人笑容和蔼,眼里满是对孙辈的疼爱,“小远,小渺,你们干了一天的农活,别忘记了背书和做题,待会儿我要检查,谁的错题多,谁明天洗全家的衣服。”

兄妹俩异口同声:“啊?洗衣服!”

在家务琐事上,兄妹俩分秒必争,都想让对方去做。

两人提腿往堂屋里跑,从各自房里拿出书本,温书做题。

陈家的衣服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

家里一共七口人,奶奶陈娇珠、幺爷田闰土、陈正煌和胡茵夫妻两人,三姑陈正瑛,陈远然和陈渺然这对龙凤胎。

幺爷田闰土并不是亲爷爷,是当年陈家的长工,土地改革时,陈家遣散了很多长工和帮佣,但田闰土死活不走,喊道:“三**,我娘给老夫人种了一辈子的地,我又给你种了一辈子的地,其他地方的土地,我种不惯,而且我没土墙房子住,怕是要去土地娘娘庙里待着。”

尽管村长再三保证,会给他盖一间新房子,分陈家祖宅附近的土地,但田闰土又说:“我无妻无子,就算死在了茅草屋里,都没人帮忙端火盆。”

被迫无奈之下,陈娇珠让二儿子陈正煌认了田闰土做干爹,让他跟着陈家人一起生活。

而三姑陈正瑛,同样也不是陈家的亲生女儿,当年日寇发动淞沪会战,陈娇珠的丈夫远在武汉,她孤身带着两个儿子从上海逃到重庆时,在渡口捡到了一个五岁的女孩,由于脑袋受了重伤,小女孩除了只会追着陈娇珠喊“娘”以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没办法,陈娇珠便把小女孩收为养女,改名陈正瑛,当做亲生女儿看待。

陈正瑛长大成人后,村里开始登记结婚,但村长考虑到她脑袋不聪明,跟七八岁的小孩子一样,特意给县里打了报告,没让她参加。

经年日久,养在陈娇珠名下的三妹,渐渐多出一个称呼,那就是专属于龙凤胎的“三姑”。

吃完晚饭,陈奶奶抽查了龙凤胎的功课,陈远然数学和物理做的好,但英语和语文实在是差。

陈渺然英语和作文写的特别好,但物理惨不忍睹,为了以示公平,陈奶奶让龙凤胎明早一起洗衣服。

小说《江岸村的龙凤胎》 第2章 试读结束。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