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写日记,永乐夸我命真硬》小说介绍
由网络作家“蓝千春”所著的穿越重生小说《我在大明写日记,永乐夸我命真硬》,主角是方明朱棣,小说正在连载中,本文剧情精彩纷呈,非常不错,更多精彩章节,敬请期待!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说实话,对于太孙能说出来什么,在场的亲王大臣们都不太关心。说白了就是一个不知轻重的小屁孩,偷……
《我在大明写日记,永乐夸我命真硬》 第六章 太孙开口就是王炸 免费试读
说实话,对于太孙能说出来什么,在场的亲王大臣们都不太关心。
说白了就是一个不知轻重的小屁孩,偷偷的溜出了家里,来了一出离家出走。
只不过他是皇太孙,搞的阵仗有点大而已。
所以在场的群臣们根本就不关心朱瞻基会说什么。
即便皇上把太孙叫到了奉天殿,顶多也就是罚一遍,走个过场。
然后中场休息,休息完了之后大家借着迁都的事儿再继续吵一架。
可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太孙开口就是王炸呀。
你还想让大军听你的话班师回朝?太孙是不是有点太看得起自己了?
汉王闻言,冷哼一声。
“瞻基啊,不是二叔说你,你个小孩子家家的,就老老实实读书。”
“学学你爹,做个文人,打仗的事有你二叔三叔顶着呢,还犯不着让你一个小孩子出来指手画脚。”
“而且你以为十万大军都是在过家家吗?聚集十万大军的那一刻,朝廷就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花钱了。”
“十万大军北伐,这一路每多走一步就得花不少的银子,这个钱,你爹给出吗?”
汉王说的很有道理。
在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将帅水平的高低,士兵客场作战是否会水土不服,天气影响等都有关系。
然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因素,便是国力。
尤其像十万大军这种级别的战争,对国力的需求也更为严峻。
养得起是一码事,能花钱让十万人的大部队到达战场是另一码事。
这次派出十万大军还没等开战呢,朝廷就已经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了。
如果连个仗都没打,就平白无故的撤回来,那么朝廷就还得多花好几十万的银子,保守估计这一来一回儿五十多万两银子就出去了。
朝廷也没有聚宝盆。
靖难之后大明经济受到影响,花了好些年时间才算把经济拉回到合适的水平。
若是这一仗打赢了,那这几十万两花的值。
要是没打赢,那就勒紧了裤腰带再战,直到打赢为止。
可要是连打都没打,直接就撤回来了,这不仅白花了银子,对于士气也是很大的打击。
所以怎么可能听一个小孩子的话,说把兵撤回来就撤回来呢?
当然汉王也不全都是一心为公,他也有私情。
要知道丘福曾经一力支持汉王为储君,虽然现在被永乐大帝给安排到东宫去任太子太师了。
可是打心眼里,淇国公还是更看好汉王一点。
毕竟大明是马背上得天下,太祖皇帝本身就是个能征善战之君,永乐皇帝那更是继承了太祖皇帝的英明神武。
建文就不用说了,前两任皇帝都是如此,这第三任皇帝也应该如此啊。
虽说太子在领兵打仗上也算是略有才能,毕竟当年靖难的时候,可是太子苦守北平两个月,为燕王得到朵颜三卫,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可是这种事儿他也得看跟谁比。
汉王爷可是随着陛下一路从北平推到了应天。
上阵杀敌那每一次都是身先士卒。
虽然说他当时只是个郡王,可依然是皇亲国戚,身份贵重,由他带头冲锋,对士气的提升是很大的。
而且汉王也不是个莽夫,还懂得运用兵法谋略,是治兵之人。
再来说说身体汉王爷生得孔武有力,身材挺拔。
而反观太子呢?
人胖就算了,身体还弱,还是个瘸子。
太子是储君,储君就是将来的皇帝,皇帝能有残疾吗?纵观整个历史,哪有残疾的皇帝?
最最后,再说容貌长相。
太子长得倒是不差,相貌敦厚,气质和蔼。
可汉王爷长得也不差呀,不光帅哥一枚,而且生得气宇轩昂,一看就是天生为人主为人君的相貌。
所以淇国公选择了汉王。
淇国公虽然是太子太师,但是朝野上下谁都知道,这淇国公是典型的汉王党。
淇国公此番出战,若是打赢了汉王爷脸上有光,在朝中的地位肯定会愈发的稳。
所以从哪一点看,汉王爷都不能让淇国公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回来。
就在这时,赵王也不阴不阳的说道。
“大侄子,以前老听你念叨要上战场建功杀敌。”
“这次灰溜溜的逃回来,是不是发觉这战场和你想的不一样啊?”
“瞧给孩子吓的,都开始说胡话了。”
赵王说完与汉王相视一笑,在场的二爷党大臣们也都是面露嘲讽之意。
汉王和赵王调笑一下,无可厚非,毕竟还有这叔侄关系,人家都姓朱。
要是大臣们还在这个时候调校太孙的话,那只怕皇上就要发火了。
毕竟做为臣子,谁都不想惹这位最像太祖皇帝的当今皇帝生气。
朱瞻基现在年纪还小,脸上不太能藏得。住是面对两位叔叔的嘲讽,他当即就面色不悦了起来。
太子跪在地上看到了儿子的表情变化,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他赶紧和儿子说道。
“儿子别怕,爹知道你不会无的放矢,你爷爷也知道,你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你在北方的所见所闻都说出来。”
太子也不白给,他相信儿子。
而且这件事有退路,不管怎么样,太孙都是太孙。
而且还是个才十岁的孩子,俗话说童言无忌,真有什么得罪的地方,也可以用这句话搪塞过去。
朱瞻基也想说呀,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怎么能把日志的事情说出来呢?
所以想来想去,朱瞻基便决定不能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日志的事。
但可以说出日志上的判断。
想到此处朱瞻基当即对永乐皇帝说道。
“爷爷,孙儿不是胡说。”
“孙儿没被发现之时,淇国公就已经率领大军出关了。”
“淇国公定下的战略是要在胪朐河发动奇袭,要一举歼灭鞑靼。”
“孙儿认为,胪朐河乃是鞑靼腹地,孤军深入必然会遭到敌军的埋伏。”
“虽然兵法有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可兵行险招,却不适用于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而且若一味地追求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岂不是另一种不懂变通?”
“所以孙儿认为,淇国公此番略有急躁,这才用了五天的时间,快马加鞭的赶了回来。”
朝堂内一片寂静。
小说《我在大明写日记,永乐夸我命真硬》 第六章 太孙开口就是王炸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