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闯科举》小说介绍
登山客写的《农家子闯科举》这本书都非常的棒,是比较完美的一本书,陆承安陆正田给人印象深刻,《农家子闯科举》简介:在陆承安问完后,陆正田无语的看着自家的傻儿子,翻了个白眼说道:“这么大的屋檐,夫子怎么可能没
《农家子闯科举》 第3章 免费试读
在陆承安问完后,陆正田无语的看着自家的傻儿子,翻了个白眼说道:
“这么大的屋檐,夫子怎么可能没发现?
不说别的,咱们待在这,过会散学,夫子一走出来就能看到咱们父子俩。”
说到这,陆正田看向传出朗朗读书声的族学方向,感激道:
“其实,你爹我在外面偷学,夫子都知道。
甚至,有空了夫子还会给我指点一二。
他没赶我走,我就一直在外学了这么多年。”
听着陆正田的话,陆承安垂下眼眸,在心里想着自己父子俩一块偷学的可能性。
抬头望了眼陆正田搭的屋檐,陆承安幽幽道:
“爹,您能不能把屋檐加宽一点。
往后,我也过来跟您一块学习。”
陆正田:“……”
瞅了眼陆承安的小个头,陆正田最后无奈道:
“儿子,你要是决定真的要偷学,还能坚持住。
等秋收后,爹给这边加宽一点,绝对不会让你在下雨天被淋着的。”
听到这话,陆承安马上嘴甜的对着亲爹陆正田说了不少好话。
就在陆承安为了让陆正田干活,嘴甜的拍马屁的时候。
学堂内,也到了散学的时间。
随着夫子走出学堂,里面大大小小的学生,也依次走了出来。
陆正田和陆承安两人所在的地方,是学堂的侧门处,倒是不会挡着学生离开。
本来要回后院的夫子,目光扫到陆正田时,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卷走了过来。
陆承安个子小,被矮墙挡着,夫子倒也没看见。
来到陆正田跟前,夫子将手里拿着的书递给,说道:
“正田,你这么多年学下来,四书掌握的不错。
五经中,也已经熟记《尚书》和《礼记》。
《诗经》、《周易》和《春秋》中,内容虽然不是张口就来,但也能掌握一多半。
就是诗律和经文方面,还有点欠缺。
这是我找来的例文,你带回去没事了可以看一下。
虽然你没有进学堂系统的学过,但我私以为,你掌握的知识,可以尝试参加童试。
要是可以,我希望你明年可以参加童试。
若能得中童生,你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也能得到进学的机会,正式走上科举之路。”
说到这,有股灼人的视线,盯的夫子后面的话没法说下去了。
他低下头,就看到了陆承安。
见夫子看到了他,陆承安赶紧学着他堂哥和哥哥们的样子,对着夫子躬身行礼。
“夫子好,我是陆承安,和我爹一块来接我哥。”陆承安开口道。
听到这话,夫子下意识的回过头,看着已经空无一人的学堂。
见状,陆承安干笑一声,道:
“夫子,我哥看来没看到我们,自己回家了。
您继续和我爹聊,不用管我。”
夫子:“……”聊什么?
该给的书都给了,想要提醒陆正田可以去参加童生试的话,他也说完了。
想到这,夫子对着陆正田道:
“行了,你快些回去吧。
从现在开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学堂问我。”
说完,他挥挥手,就准备赶人。
见状,陆承安赶紧抬头问道:
“夫子,请问往后我可否和我爹一同蹭课?”
陆承安觉得,既然他往后很大可能要跟他爹一般,在学堂外偷听,还是先跟夫子打声招呼。
当然,要是夫子拒绝,他就当没听到。
而此时,听到陆承安的话,夫子嘴角抽了抽。
他虽然没听过蹭课这个词,但陆承安提了一嘴陆正田,他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想到陆承安要跟陆正田一同在学堂外蹭课,夫子眼中闪过一抹笑意,挥手道:
“学堂外,你们父子想在哪待着,我是不会管的。
不过,记得别打扰到别的学生。”
听到这话,陆承安马上扬起笑脸,道:
“夫子,您放心,我在外面绝对安静的很。”
被陆承安这话说的没忍住笑了下的夫子,指着学堂正门处道:
“你哥都已经走了,你赶紧回去吧。”
说道,他对着陆正田又叮嘱道:
“这么多年的学习,我还是希望你能给自己一个证明的机会。”
话落,他就背着手,走进学堂内。
在夫子离开后,陆正田和陆承安,都没有去追已经离开学堂往家里走的陆承泽。
两人同时看向陆正田手中拿着的书卷,只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夫子的手抄本。
陆正田一把将陆承安伸出的小手拍掉,说道:
“小孩子家家的,乱看什么?
这可是你爹我的宝贝,别乱动。”
说完,他就快速的将夫子给的书卷塞进怀中。
听到这话,陆承安倒也没再看那册书卷。
前面五年多,他想着自己年纪还小,只顾着跟村里伙伴疯玩,忘了还要学习。
现在,他可不认识几个字,看也白看。
于是,陆承安将目标转向陆正田,好奇的问道:
“爹,您这些年,竟然能在外面偷听,学会了四书五经?”
“什么学会四书五经,你爹我也只是略懂。
要是去考童试,心里没底啊!”陆正田摸了把陆承安的小脑袋说道。
说完,他看着手里的书卷,眼神逐渐坚定下来。
既然夫子都让他考童生试,那他也许可以试一试。
即便不成,那也能给自己十多年的辛苦偷学一个交代。
心下刚做完决定,正要为参加童试的银钱如何得到发愁时,陆正田就听见陆承安自信的说:
“爹,您放心,即便您考不中童生,您儿子我过两年也会考中。
到时候,我出银子,您来学堂学习。”
“你小子,做什么美梦呢?”
陆正田没好气的看了陆承安一眼,说道:
“先不提你大伯学了三十年,这些年来,考了七次才考中童生。
你可知道,去学堂的束脩和笔墨纸砚的花费几何?”
听到这话,陆承安摇了摇头。
他自打出生以来,就一直生活在甜井村,对外界其实不是很了解。
最多,因为他大伯的原因,知道甜井村距离附近的镇子大概有盏茶功夫。
而从甜井村去县城,其实也只需半个时辰,距离不是很远。
陆承安以前听他大伯说过,县城的笔墨纸砚,比镇上便宜一两文。
但笔墨纸砚具体需要多少钱,他可不清楚。
小说《农家子闯科举》 第3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