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小说介绍
本站最新上架的优质新书,穿越重生小说《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目前正在更新连载中,张红旗林彩英是书中出场较多的关键人物,作者“梅菜干扣肉 ”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他爹,这可是咱家最后一点苞米面了,你全拿走赶明儿孩子们吃啥?”“明儿个我去大队借点救济粮,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第1章 免费试读
“他爹,这可是咱家最后一点苞米面了,你全拿走赶明儿孩子们吃啥?”
“明儿个我去大队借点救济粮,支应着就到开春了,咱家再困难,也不能饿着咱娘和咱爹。”
“可我瞅着咱爹咱娘那边,不像缺粮的……”
“缺不缺粮还能瞅出来?咱爹咱娘跟着老五,他家负担重咧,可不敢让人戳咱的脊梁骨,说咱不孝啊!”
摇曳的油灯下,张红旗缓缓的睁开了眼。
身子下的炕烧的正热,被吵醒的张红旗鼻子尖直冒汗。
他小心翼翼打量着眼前陌生的景象,老旧的房屋,年代感十足的火炕,还有掉了漆皮的琴柜……
自己穿越了!
穿进了刚看完的一本东北插队知青文里面,成了同名同姓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配角!
身为配角,张红旗一家出现,完全是为了表现这个年代困苦家庭有多悲催!
张红旗怔怔瞅着眼前的一切,竭力回忆书中的剧情。
父亲张栓柱扛着家里最后半袋子苞米面要出门,母亲李秀芝面色愁苦,偏偏却不敢强行阻拦。
“爹,我饿。”
八岁的二妹张芳芳扯着张栓柱的衣角,被嫌弃的扒拉开。
“瞎闹人!二丫儿懂点事吧,天黑才吃完,你饿啥饿?
可别耽误给你爷奶送粮食,那是你亲爷奶,你今后也得孝顺他俩!”
想起来了!
孝顺?
呸!
你那不是孝顺,那是上赶着让人吸血,吸自己家人的血!
张红旗家里六口人,他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这年头农民家庭全靠种地赚工分换粮食,家家户户都过的紧紧巴巴,可东北这地界物产丰富,地广人稀,轻易倒也饿不死人。
但是,按照书里的剧情,张红旗的二妹张芳芳和年纪最小的弟弟张再庆今年冬天就会饿死!
究其原因,就是他爹张栓柱太‘孝顺’!
在张红旗看来,张栓柱有病,大病!
这病的名字叫愚孝,晚期!
张红旗的爷奶跟着小儿子一家住,老两口身子骨硬朗,能赚工分,可不是什么负担。
张红旗的叔叔家压根不缺粮,可他爷奶偏心,总是隔三差五找理由划拉张红旗家的粮食。
说白了,就是帮着叔叔家占张红旗家便宜!
但凡爷奶开口,父亲张栓柱就算是出门借,也得整点粮食给送去。
母亲李秀芝性子软,以前还敢劝几句,现在连劝都不敢劝了,她只希望张栓柱尽孝的时候,想想家里几个孩子挨饿的样子。
看着瘦瘦小小的张芳芳喊饿,张红旗不落忍开了口:“爹,给咱家剩口吃的吧。”
张栓柱当即就支棱起眼来,吓的张芳芳赶紧撒开手躲到母亲的怀里。
“咋?孝顺你爷奶你不乐意了?你个王八犊子白眼狼,白瞎你爷奶打小亲你疼你了!
咱家啊,就数你吃的最多,二丫儿吃不饱,全赖你!”
说完,张栓柱扛着半袋子苞米面扭头就走,屋门关的震天响!
张红旗愕然,二妹吃不饱赖我?放屁!
肚子里传来咕噜噜的声响,饥饿的感觉像是火在烧他的胃一样。
张栓柱天天嘟囔,猫冬的时候不干活,做饭都不让多放粮食。
晚上那苞米面糊糊,薄的都能瞅见碗底!
张红旗一个大小伙子,只吃了小半碗,剩下的紧着弟弟妹妹们吃。
他自己别说吃饱,肚里的饥火经那么点糊糊一**,烧的更激烈了!
一家人忍饥挨饿省下来的粮食,全让张栓柱给送去他弟弟家了!
他还有脸嫌弃自己的亲儿子吃的多?
啥玩意啊!
“娘,我不是瞎闹人,我真的饿。”
八岁的张芳芳趴在母亲的怀里,委屈坏了,吧嗒吧嗒直掉眼泪。
小弟张再庆也凑了过去:“娘,俺也饿。”
李秀芝搂着俩最小的孩子,跟着掉眼泪,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瘦的脸还没巴掌大的大妹张兰兰蜷缩在炕角不敢言声,她十六岁,懂事的很,碗里那点糊糊,几乎全都喂给了妹妹弟弟,她更饿。
张红旗坐起身,仔细琢磨一家人原本的轨迹。
二妹和小弟饿死在这个冬天,还在上初三的大妹则因为奶奶收了人家的彩礼,开春不久就嫁了人,成亲头一年就因为年纪太小,难产没了。
母亲李秀芝哭瞎了眼,生了病没钱治,也没捱过几年。
张红旗自己,则被父亲张栓柱按着头,继续尽“孝”,一辈子被爷奶和叔叔一家吸血。
这是何等**的剧情?
绝不能忍!
熟知剧情,张红旗可不打算窝窝囊囊过一辈子!
可家里有张栓柱这么一个瘪犊子爹,想要不挨饿,想要活的舒坦一点,却也不容易!
张红旗穿越之前是边防部队的老兵,身手好枪法棒。
但身手再好,也不能出门去抢吧?
枪法再棒,冲谁使唤呢?
魔怔一样,张红旗盘着腿坐在炕边,仔细琢磨咋样才能凭自己的本事改变命运。
张红旗住的地方叫靠山屯,出了屯子走不了多远,就是一片山林。
平时屯子里的人时不时去林子里下个套子、卡子啥的,春秋天不忙的时候,也会有不少人进山捡菌子、采木耳。
打猎!
以自己的好身手好枪法,可以去打猎啊!
眼下是1977年,不禁枪不禁猎,守着老林子,完全可以靠打猎趟出一条活路!
不过眼巴前儿有两个问题。
一是没枪,二是张红旗枪法虽好,但没打猎的经验。
真想凭借打猎改变命运,还得有人带自己才行。
整个靠山屯只有一家猎户,住在屯子西头的赵三喜。
能帮自己的,只有他了。
有了想法就去尝试,家里几口人可都还饿着呢。
“娘,我出去一趟。”
不顾李秀芝的阻拦,穿好破棉袄,张红旗推开了屋门。
东北冬天的夜,气温能干到零下二十多度,吸一口外面的凉气,张红旗只觉得透骨子的冷。
张红旗踩着没过鞋面的积雪,咯吱咯吱出了院门,街上的雪更深。
直奔赵三喜的家,喊开了门,张红旗说明来意。
“三喜叔,我想跟你一块儿钻老林子打野牲口。”
赵三喜当即就愣住了。
巡山打猎这营生,苦啊!
不但苦,还危险的很。
但凡能过的下去,谁家也舍不得让孩子干这个。
张红旗家虽说六口人,可算上他自己,家里有三口人能下地赚工分,说不上富裕,可也没到让大儿子钻老林子那一步!
“红旗,跟我逗闷子呢?叔儿忙着呢,跟柱子你哥俩玩去。”
赵三喜脸上带笑,抬手把自己儿子赵铁柱给叫了过来。
“叔儿,我真想跟你进山打野牲口!我有力气,搬搬抬抬啥都能干,你把我当驮马使唤都成!”
小说《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第1章 试读结束。